一是统筹协调重要金融立法,整体布局金融法律体系建设。2017年以来,我国金融管理体制经历了重大改革,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合并银监会和保监会组建中国银保监会,明确人民银行负责拟订金融业重大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草案等。按照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精神,人民银行正在加快推动《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改,落实人民银行统筹系统重要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统筹监管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的“三个统筹”职责。同时为满足金融体制改革需要,统筹制定修订《金融稳定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证券法》《信托法》等金融领域重要法律,制定修订《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外汇管理条例》等重要法规,从全局角度把握金融法律体系建设,不断巩固金融法律体系基础。二是及时填补金融领域法律空白,制度改革实现创新突破。多项法律制度及时出台落地,有效弥补了部分领域制度短板。例如,《期货和衍生品法》(2022年)解决了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发展长期无法可依的问题,对于依法规范期货和衍生品交易行为、保障交易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里程碑意义。《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2021年)直击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多发高发这一突出问题,采取法治手段加强监管,建立治理机制,防范化解风险,维护群众利益,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提供法律依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2018年)在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及时出台,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有效防控了金融风险。
报道称,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几周后,驻新德里的欧洲外交官曾表示,希望印度不要帮助俄罗斯规避制裁。5个月后,所发生的情况恰好相反。新德里和莫斯科开始在贸易方面拉近关系。按照目前的速度,这将使它们能够提前两年完成到2025年贸易额达300亿美元的目标。根据印度商务部的最新统计数据,仅在4月和5月,两国的商品贸易额就达到了50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4倍。
总台海峡时评:蔡英文及民进党当局甘当美遏华棋子必将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550tvl直播下载版 下载